经济纵横
    主页 > 期刊导读 >

新时代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

■课程教学痛点分析

(一)课程特点分析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学科基础课,具有内容覆盖面广、理论性强、模型复杂、学派林立、研究方法抽象的特点。课程内容分三大部分,即国民经济总量指标,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旨在利用经济理论解释总体经济运行的特征和规律,是一门基于数据且与现实经济运行结合紧密的学科。

(二)学情分析

宏观经济学一般在大学一年级春学期到二年级秋学期开设,其中“00后”为学生主体。这一阶段的学生成长于信息时代,熟悉各种信息化手段,信息获取度高,但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较弱。由于长期受碎片化网络信息和短视频的熏陶,思维活跃,乐于自我表现但专注力较低。同时,财经类专业招生中文理兼收且文科生偏多,因此普遍数学基础较差,对抽象数字敏感度低且不擅长数据分析。

因此,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随着理论难度增大和模型、公式推导增多,学生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效率降低,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对抽象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接受度较低,并且由于数据分析能力较弱,很难将所学理论联系实际,并认为学习本课程于自身发展无用而进一步丧失学习兴趣。

(三)时代背景分析

1.数字经济下的双创人才培养

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5G网络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社会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提升全民的数字技能,同时要求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这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制度和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宏观经济学来说,更是要在课程设计中增加对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

2.后疫情时代

新冠疫情的爆发给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且根据新冠疫情的发展和各国医学专家的推测,新冠疫情的防治将成为未来的常态。这给中国和世界宏观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也要求宏观经济课程教师在理论讲授过程中对新冠疫情下经济发展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和解读。

同时,新冠疫情的爆发也带来了对教学模式的颠覆性转变,进一步促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深度融合。

(四)宏观经济学教材及教学方式分析

1.宏观经济学教材分析

国内高校的宏观经济学的教材主要采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下册和高鸿业主编的《宏观经济学》。这两本教材的优点在于补充了对资本主义制度和思想的批判,弥补了学科固有的缺陷和不足,普遍存在理论知识讲解较多,缺乏案例解析。且仅有的部分案例也存在本土化低和时效性差的特点。在教材中主要采用西方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案例和数据蓝本,缺乏与时俱进和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现象、新问题、新政策的研究和解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理论与现实的脱节,缺乏感同身受的代入感,同时,很难使学生通过理论的学习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进行分析和理解。

同时,由于西方经济学即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我国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多为西方理论著作的直译,概念抽象,晦涩难懂,且有大量的难度较大的经济假设和模型、公式推导,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难度,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2.传统教学方式分析

由于宏观经济学中理论较多且大多高校该课程课时较少,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多采取填鸭式灌输的授课方式。在授课过程中,更多倾向于教材中理论和模型的讲解,而实践较少,使学生很难将课程内容与现实相结合,无法灵活运用理论解释现实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此外,在课程内容安排中未区分专业,对于财经类专业中的会计、财管、金融、管理都采用相同的设计,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五)考核制度分析

传统的考核方式陈旧,唯结果论,即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80%,期中考试和出勤占20%-30%,缺乏过程考核和实践考核,致使大多数学生在平时的课程学习中学习参与度低,期末考试前突击记忆,对课程内容机械背诵。

■课程创新思路

(一)在课程建设和实践中坚持教学理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