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纵横南北的时候,唐僖宗的宰相们在做什么
大家好,我们的俊彦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王铎是唐军主帅,有收复长安的统御之功。但田令孜觉得这个功劳该是他的,就在唐僖宗面前进谗言,王铎被免职外放。王铎也倒霉,由于带的钱财女人太多,在上任途中被藩镇军杀死,全家三百余人一同被害,唐王朝无力追查凶手,“天下痛之”;
自唐武宗时期名相李德裕之后,唐王朝再无一位名相级别的优秀政治家。这既有皇帝的问题,也有宦官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唐王朝气数已尽,已非人力所能挽救。
黄巢农民起义军纵横南北,这是对朝中执政者的一次考验,当时的宰相们,虽然算不上一群蠢货,但只能说是一批二流选手,一系列错误造成了唐王朝一往无前的跌入毁灭深渊。
唐僖宗时期的宰相,能拿的出手的无非是王铎、郑畋、卢携、郑从谠四人。
先说王铎,这是个没什么思想,能力也只是一般的普通人。
王铎资历最老,在唐懿宗时期就担任过宰相,后来外放到地方当宰相级节度使,唐僖宗初期是个被边缘化的人物。
王仙芝、黄巢起义后,王铎被召回长安重新进入朝廷决策层,又主动请缨外出率军镇压农民起义军,出将入相也是唐代文官的传统,如当年裴度亲自挂帅出征淮西吴元济旧例。
但王铎并非什么军事天才,看人也不够准,轻信名将李晟的后人李系也是个能打仗的人,把封堵黄巢北上的重任交给了李系,结果李系兵败全军覆灭,黄巢得以沿西路一路直奔长安。
王铎此时又犯了一个错误,弃江陵城而逃,黄巢不战而下江陵,幸好山南节度使刘巨荣击败了黄巢军,才使黄巢转头沿长江东进,要在名将高骈镇守的淮南碰碰运气。
王铎这次失败,不但丢了数万唐军精锐,还使自己名声扫地,被免除相位到洛阳养老。但之后黄巢从淮南过了长江,并一路攻克洛阳、潼关,占领了长安,唐僖宗逃到了蜀中,再次起用王铎为帅,负责指挥各路唐军收复长安。
在黄巢占领长安的两年多时间里,王铎倒是尽心尽力,虽然打仗的主力是李克用等人,但王铎也算指挥调度有方,还算是个合格的全军统帅。至于王铎让李克用南下参战是功是过就不好判断了,但至少解决了眼前问题。
总之,王铎这人虽然没大本事,但对国家的忠诚毋庸置疑,就如当年的蜀中廖化,是个工蜂型人物。
(唐末宰相王铎,不是明末清初书画家)
郑畋和另一个宰相卢携是亲戚,但政见差异很大。
黄巢进入岭南后与唐王朝进行了一次谈判,同意投降,条件先是要求担任黄巢山东老家的天平军节度使,后来又改为要求担任岭南节度使。
反对者有两派,一派是卢携,卢携与名将高骈是政治同盟,认为高骈能够在军事上解决黄巢问题,这样卢携也能因此建立不世之功。
另一派反对者明显是在岭南有经济利益的,当年岭南海贸各大权贵家族都有参与,把岭南给了黄巢,他们必定会利益受损。当然,这些人打的旗号是国家财政收入受影响。
(如果黄巢留在广州,唐末历史将会改写)
当时大臣们坦率交谈,充分交换了意见,增进了互相之间的了解,会谈是有益的。
最后,争吵的结果还是有了,哪一派也没占上风,折中变成给黄巢一个岭南某地太守的职务。这让黄巢大失所望,绝了招安的想法,攻占广州之后全军北上。
而高骈的所作所为果然让郑畋说中了,王铎战败后,唐僖宗只能依仗卢携和高骈。坐拥数万大军的高骈,放黄巢轻易渡过长江北上,之后又不发一兵一卒,黄巢才能通过唐王朝临时组建的淮河防线,一路洛阳、潼关进入了长安。
卢携一切谋划成空,高骈一起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高骈身在淮南,唐僖宗只能下诏书臭骂几句,卢携逃不了,在黄巢过潼关之后服毒自尽。
卢携的建议毫无疑问是有利于维持唐王朝统治的,而且也看出了问题的本质。但这样做影响了权贵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才有了皇帝诏书变成一纸空文的结果。名相不是那么容易当的,不但要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同时还要有铁腕推动,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