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纵横】洪水绊不住全面小康的步伐
不让水灾绊住
全面小康的步伐
今年入梅以来多轮强降雨给我县造成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针对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把防汛救灾作为当前最紧迫最重要任务,把灾后生产恢复当作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那么现在各受灾地区生产恢复情况怎样?灾后重建又取得哪些成效呢?
这两天,位于泥河镇境内的安徽蔬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内,务工人员正冒着高温天气,轮班开展人工除草作业。
村民洪爱宝已在此务工6年时间,洪水退后重新恢复生产让她倍感就业之不易。
泥河镇竹元村村民洪爱宝说:“今年受了很大的水灾,我们现在搞生产自救,马上就要好起来。”
洪爱宝说的\"水灾很大”是指蔬语生态农业上千亩农田和400多亩大棚芦笋全部被淹。
安徽省蔬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李年信说:“我们这个水位进入大棚一米多高,所有的芦笋全部在水里,这些芦笋到明年就要开始出售,当时按照4块钱一斤,满产大概5000斤,现在一下全部都没有了。”
就在企业感到收成无望时,泥河镇党委政府及时组织机械设备全力抢排,只用三天时间,便将其所在圩内的积水抢排一空。
安徽省蔬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经理李年信说:“现在农业生产自救,我们有信心,把损失降到最低。”
一方面是组织受灾农业企业
开展生产自救
从而带动农民就业
另一方面是抓好工业企业
就近吸纳受灾农民就业
胡友香是泥河镇柴埠村村民,洪灾发生后,她被镇里转移安排到海神黄酒集团从事装运工作。
泥河镇柴埠村村民胡友香说:“我们老家被水淹了,我现在在这里上班,一个月赚到2千多元,保我们自己,收入也算可以的。”
与胡友香同来企业上班的受灾地区村民还有二十余位,仅柴埠村便有5位。
安徽海神黄酒集团党支部书记刘长生说:“今年我们本地受到百年一遇的洪涝灾害,我们响应县委就近就业的原则,我们腾出一些岗位,吸纳劳动者,让他们有饭吃,有收入,给我们社会做些贡献。”
泥河镇促进受灾群众就业只是各镇灾后重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将农业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县成立了农业生产救灾工作领导组,建立了县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连续多日,县镇农技人员将工作重心下沉到灾区,下沉到受灾大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
乐桥镇农技站站长葛亮说:“现在播种玉米是秋玉米,它的市场价值还是比较高,根据我们对市场的调查和往年的经验,大概到十一月底,市场鲜嫩玉米棒子批发价8毛到一块一根。”
由于生产节气已过立秋,乐桥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将农作物改种作为生产自救重点来抓。
合肥润物生态农业总经理唐加三说:“我们改种秋玉米,我们准备搞一百亩看看,在政府的领导下,我们有信心。”
自灾情发生以来,全县各地迅速落实针对性的抗灾救灾措施,抢抓季节,精准施策,在抢收抢种方面力争做到“应收尽收,宜种皆种”。
据县农业农村局统计,目前全县已完成补种改种26.07万亩,其中水稻24.34万亩。
县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吴周说:“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水毁设施的修复,力争尽快恢复生产能力,第二加强分类指导和技术服务,确保尽快恢复产能,第三对于目前灾后淹没区及时补改种。对于受淹比较严重的,退水比较晚的,我们及早谋划秋冬季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