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步芳纵横西北几十年竟是个穷光蛋,马家军战斗
长期以来,人们对军阀马步芳及其手下马家军的印象总是定格在手段狠毒、作战凶悍等标签上,尤其是解放西北时,中央曾下令:
“对马步芳务必全歼,只接受无条件投降,决不允许起义投诚”。
其实马家军充其量只能算手段狠毒,战斗力强悍那要看和谁比。如果放在西北,他绝对是真正的王者,但要放眼全国,马家军的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
马家军的前身是清朝同治年间马占鳌领导的回民义军。一般来说,义军的战斗力往往都被民间传说过分夸大,只要正规军不自毁长城,他们只有抱头鼠窜的份。
左宗棠虽然按照湘军的军制对马占鳌的部队做了整编,但他们的训练和装备始终都很落后。这一方面是清廷实行分化的民族政策,满族统治者对马家军的猜疑多过信任,更重要的是西北经济落后,养不起精锐之师。
清朝时马家军靠着忠心还多少能从朝廷里领点钱。进入民国后,各省都被军阀把持,马家军没了“东南协饷”,与内地军阀的差距被迅速拉大。
辛亥革命后,马步芳的父亲马麒窃据青海,组建了宁海军。虽然已经进入了民国,但宁海军还遵循着清朝绿营兵的旧例,训练基本形同虚设。正如民国记者林竟所言:
“盖因穆民天性强悍,骑马放枪,本为素习,捕盗御匪,差足应付,对外作战,本谈不到。”
由于青海经济落后,宁海军的装备也是清朝遗留下来的土枪土炮。进入民国都八年了,马麒才攒够了钱,派人从北京买回了500多杆淘汰下来的杂牌枪。
中原大战时,马家军被迫接受内地军阀的整编,才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现代化的军事训练。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的张世荣被请到宁海军,负责基本的战术动作训练。
马麒虽然不断派人参加各种形式的军官训练团,但他毕竟是前清将领,更习惯用血缘、亲族关系控制部队。中上层军官不改变,仅士兵接受新式操典,并不足以提高部队战斗力。
青海马家军之所以能从诸马军事集团中异军突起,主要还是在马步芳接手之后。马步芳向来以新派人物自居,喜欢穿西装、喝红酒。他接手后对马家军实施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最重要的是成立了“乐家湾军官训练团“和”昆仑中学“。
马家军排长以上军官必须定期至训练团轮训,马步芳不仅每天亲自监督,还专门请人翻译德军操典,编纂训练教材。昆仑中学实际上是马步芳的军官储备库,马家军少壮派军官诸如马步援、高文远、马振武等皆从该校毕业。
二战导致物资紧缺,青海的羊毛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1936年,马步芳用羊毛从日军手中换回来一千条三八式步枪和一百万发子弹。随后又靠贩运鸦片,再次从日军手中陆续购入各式装备。
靠着这一系列措施,马步芳终于击败宁夏王马鸿逵,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北王”。不过他这个西北王比起内地军阀来还是羞涩不少。
日军的资料显示,马步芳买得最多的是32年式骑兵军刀,数量也不过五千把。而他的邻居阎老西一出手就是一座现代化的太原兵工厂,不仅冲锋枪、手榴弹敞开供应,还试验性地装配了6架飞机。
战争说到底还是实力的较量,不管马步芳在西北如何纵横捭阖,也掩盖不住他三流军阀的本质。这也是为什么马步芳以及宁夏的马鸿逵始终只敢谋求割据政权稳定,从来不敢闹独立的真正原因。
参考文献:《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四十年》;《西北回族军阀论略》;《关于马步青、马步芳与日军进行秘密武器交易的几条史料》。